“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农经、历史与哲学视角的解读”
时间:2021-12-08 来源: 浏览量:
时间与地点:2021年12月8日立德楼
内容:2021年12月8日,由明德书院主办的“明德讲堂·跨学科对谈”第二讲在立德楼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钟真副教授、历史学院副院长姜萌教授和哲学院副院长张霄教授从各自的学科视角阐述了其对“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思考。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明德书院副院长刘玮老师主持。
回望过去:我们如何艰辛迈入全面小康
钟真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从小农经济步入工业化轨道的历史进程。钟真老师指出,正是备受诟病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工农产品剪刀差为从农业和农村获取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条件和手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得以步入工业化轨道的关键。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本世纪以来,我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历届党中央将相关政策贯彻至今,十八个中央一号文件便是最好的证明。
姜萌老师指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小农经济”之所以被称为“小”,主要原因在于秦始皇以来确立的以自耕农经济为主的自产自足的生产生活形式。中国转向工业化轨道的进程,不是起步于新中国成立,而是起步于晚清西方工业产品和工业资本的侵入。同时,从“农家子弟”的身份出发,姜萌老师对乡村振兴的系列战略部署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并对其未来寄予了积极的展望。
张霄老师首先从伦理学的角度论述了我国为何那么强调“三农”问题,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本身便是中国德治文化传统的产物。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张霄老师强调,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推动了三农的发展。因此,三农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这般的成就,乃是在于我国“在文化上找到了根,在制度上踩对了点”。
审视当下:我们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钟真老师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指出,对于消费弹性大的农产品,我国可以向国外开放市场,对于消费弹性小的农产品,我国必须要保证供应的绝对安全,这是“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所确立的基本方针;从农民的角度看,农民的老龄化和农业劳动力短缺构成了乡村振兴的一大挑战;从环境的角度看,如何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农业生产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从乡村治理的角度指出,乡村治理需要坚持“自治、德治、法治”三治结合的基本思路,以管理日益多元化的乡村生产生活主体。
姜萌老师结合自己家乡的变迁指出,社会本身具有自我演进的能力,利益计算是农民进行选择的重要尺度。土地聚集于农业大户之中,生产主体日益减少,实际上是社会自我演进的结果。姜萌老师还指出,在中国古代士大夫致仕回乡带动了乡村的治理和发展,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在现代,“大学生村官”的制度设计为乡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带来了知识观念等多方面的变革。
张霄老师就乡愁问题指出,“乡愁(homesickness)”就其词源而言,有“回不去”的涵义。而中国“乡愁”一词更强调“恋土情节”的意涵。乡愁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其加以利用。张霄老师从乡村治理的角度指出,具有“政治强人、经济能人、道德善人”特点的村支部书记,是乡村治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展望未来:我们如何走向共同富裕
钟真老师对2035年我们国家的农业农村发展愿景展开了畅想,并指出,我们要争取让“农民”仅仅作为一个职业,而不再具有划分“身份”和“地位”的意涵。同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城乡差距,也要关注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问题,还要研究农民多元化收入的现状和趋势。希望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的那天,中国的乡村一定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美好家园,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一定能够形成,更加靠近古代先贤所提出的“天下大同”的理想。
姜萌老师针对“天下大同”的问题指出,“天下大同”与“共同富裕”具有内在关联。相比于“天下大同”的理想,“共同富裕”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符合我们对生活的期待。对于“三农”的未来,姜萌老师认为,产业化是发展“三农”,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张霄老师指出,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现代文明的同质化造成了对农业农村的挤压。在这个背景下,乡村道德文化的转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精彩的对谈之后,三位老师共同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跨学科对谈圆满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