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学以成人,在自足中求超越

时间:2020-12-16    来源:    浏览量:

2020年“内卷”一词进入视野,出道即巅峰,我们的焦虑似乎在“卷”中找到了栖身之所,而这其实也透露着社会观念与分配正义的哲理,揭示着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境遇。如何看待个中纷扰?明德书院学生发展联合会对话罗骞教授,为大家带来哲人眼中的“内卷”。

访谈嘉宾

罗骞,男,贵州安龙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牛津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系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杰出人文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和政治哲学。出版学术著作《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2007)、《面对存在与超越实存——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2014)、《走向建构性政治——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后现代政治哲学研究》(2014)、《告别思辨本体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范畴》(2014)、《超越与自由——能在论的社会历史现象学》(2019)、《现代性的存在论批判》(《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再版,2019)、《迎候马克思》(2019)

访谈内容

Q1

如何看待对“内卷”一词理解的主体差异性?

我们在理解生活、理解现实的时候,在客观的尺度和主观感受、别人的评价和自我意识之间,有很明显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同样的生活状态、同样的一件事情,对一些人来说是正常的,但对另外的一些人——尤其对处于被动情况下的人来说,他们的感受可能更加强烈一些。“内卷”这个概念日前成为热词,也体现了这种状况。多花时间学习的人,将学习作为乐趣、自得其乐的人,不管在竞争中的成败怎么样,他大概不会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是“内卷”的。因此,使用“内卷”这样的概念来描述现象时,实际上包括了使用者或者评价者的看法在其中,有一个价值评价在其中,而不是纯粹的事实陈述。

Q2

价值评价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道德评价。福柯有这样一种观点:现代社会对人的压制往往是通过宣布什么是一种正常状态以及与此相关的价值标准和约束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当我们泛化地说一个人“内卷”的时候,其实也蕴含着“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的判断,从而对被判断的主体产生一种道德上的钳制。对于这种情况您怎么看呢?我们该如何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去对抗、平衡他人对我们的道德上的压制呢?

这是一个心态调整的问题。我们通常讲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其实,关键问题在于自觉自足、自我实现。我们的学习也好,工作也好,我们的理想也好,目标也好,要有一种自为的自觉意识。只要它是正当的,合理的,就要用一种比较自信的、超然的态度来看待别人的评价。比如说我喜欢我愿意这么做、我这么付出,是自主的自觉的,那么至于别人怎么看,那是次要的问题。当我们自身足够强大的时候,对于一些似是而非的、外在的评价,你自身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或者不会那么在乎了。比如说你认真学习、努力学习,你自觉地意识到这是对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你感觉到了充实和满足,别人以那样一种眼光或者态度来看待你,这并没关系。自己越不自信、越不自足,感觉到的舆论压力就会越大,越觉得是一种强制——这就是自信者有力。

Q3

如何看待内卷这个概念?

用这个概念来评价现在的教学、教育或生存状态,其中本身就有一个观念假定。这个假定就是: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一定是发展的、进步的、向上的过程,在艰苦的努力后,如果看不到这种可能性了,那就是“内卷”。用这个概念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意味着一种发展主义和进步论的观念。在这样的观念和看法之下,我们努力了、奋斗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没有得到进步,没有得到发展,就好像是一个空转,这样才叫“内卷”。换句话说,这个概念的使用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一种进步主义和发展主义的价值预设。

另外一点,在使用这个概念描述现状的时候,还有一个假定:它是从与外在对比、与他人对比的角度来说的,是从一种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说的,而不是从自我满足的角度来讲的。打个比方,我这一天学习很刻苦,但是我的刻苦努力不是一个外在的目标,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这个制度怎么看,我就喜欢这个。这个状态还叫“内卷”吗?我研究哲学,我喜欢这个东西,我花很多时间去做这个事情,这本身是自主的、自我满足的、自我实现的行为,那么我花多少时间、费多少精力,都不能用“内卷”这个概念去形容。所以我们使用这个概念时,已经意味着一个外在尺度、一个外在的对比,而且是一种功利性的视角,而不是自己内在的充实和满足。

总的来说,我们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已经有一个道德的,或者说有一个价值的判断在中间。我们得认真地去分析,在概念的使用中包含哪些不自觉的假设、假定、普遍观念等等。

Q4

为什么称之为“内卷”而非“外卷”呢?

“内卷”主要是说:由于圈内相互之间的竞争压力等各方面的因素,你的努力、你的付出,没有一个向外生长扩展和进步的可能性了,而且这不是个人的状况,而是个人所属的整个圈子和共同体的现实。

虽然有努力有奋斗,但是总是原地踏步,空转,甚至是出现倒退的情况,用这个词来讲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恰当的。它指的是没有向外生长进步发展的空间,所以才用内卷这么个词。

罗骞老师讲座现场

Q5

请问您是如何看待“内卷”语用背后所反映的普遍竞争关系的呢?

普遍的竞争实际上一直都存在,到了现代社会可能比较激烈,到了今天中国社会可能更强烈、大家的感受更深一些。但实际上,不用“内卷”这个词,类似的现象其他的理论家、思想家也早就谈到过。

海德格尔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生产的强制和进步的强制”。在现代生活的生产中,整个社会处于一个不断进步的强制状态,人也被纳入了这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恶性竞争,强制你参加竞争。竞争中普遍收益不变,内卷就出现了。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也包含了这些内容。商品价格是按照平均的生产成本来决定的,为了获得超额利润,每个资本家都要不断地推动技术创新,使用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得到更多的利润。但这样一来,大家都去不断创新,去推动技术的发展,技术科学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进步,但大家得到的平均利润却是不变的,甚至是在下降的。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现象。

Q6

如果“内卷”是不断地进行内部的恶性竞争,是不是说目前的这些竞争体系有问题?

这种情况下“内卷”就是一个蛋糕的问题,蛋糕只有这么大,有那么多人来抢。为什么大家都来抢?这里面有多种原因,他可能没有其他的出路,没有其他的路径。它可能是一个社会的问题,也可能涉及到个人的合理选择等问题。

Q7

也就是说竞争是一个必由之路,目前真正的出路是我们自己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一种竞争方式吗?

对,就现代社会来说,竞争是必然的。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不必只盯在一个路上,大家都去挤一条道路。当你换一个视角,换一种方式的时候,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比如前几年讨论北大学生出去卖猪肉,为什么就不能卖猪肉呢?他以北大人的能力去卖猪肉,把猪肉买的很好,可能就比挤破头了也看不到科研前景的学界内卷要好。当然这里面存在着社会的价值观,价值期待在里面。好像我们人大也有毕业了到农村种地的,最后比较成功,搞得是有机农场。在你们这一代,社会发展多元化,观念多元化,成功的标准多样化,生活方式多元化,转变脑筋,生活选择的空间更大、余地会更大。相应地,竞争还是会有的,一定会有的,但不会是内卷这样的死循环。

罗骞老师

Q8

“内卷”的语用其实和我们的整个社会和生存结构是有关系的。从结构与制度上来看,您觉得就我们可以怎么去做,去突破这么一个社会和结构对我们的限制?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种现象的产生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不同的方面来讲。

从宏观的这个角度来讲,进步强制也好,生产强制也好,到今天所使用的“内卷”也好,它是受整个现代社会制度、整个竞争型的文化、整个商品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架构所规定的。所以我刚才提到,马克思、海德格尔等很多人都谈到过类似的问题,不同的人当然有不同的思路。马克思讲的是一个思路,只有改变整个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和社会结构,这种现象才可能消失,人才能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我们也可以从微观角度、从个人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这样就会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来应对了。一个人没必要去盯着其他人、去干同样的事,可以选择很多道路,很多方式。比如,大家都刷GPA,那么仅仅刷GPA就是没有意义的,就变成了一种形式竞争。我们应该真正关心和反省的是:学这个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这方面的特长?真正学懂了没有?是否会灵活运用?自己是否真正觉得有价值和意义?这些才是重要的,它才能真正让你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现在大学习看起来“内卷”,实际上有的事情是走错了方向,是放弃了自我,没有主见,追随大流,人家刷学分绩我就刷学分绩,人家刷外语我就刷外语,人家国考我也国考,这当然会陷入恶性竞争。看起来是死胡同,个人其实还是有很多出路,很多选择可能性的。

Q9

但是比较现实地来看,好像一定程度上自足的学习并不等于高绩点。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想走学术道路的话,我们有可能必须要读研、读博,但是有可能因为绩点的问题而无法保研、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总之,理想化的自足学习状态和现实之间似乎存在差距。对此,您怎么看?

不会这样的,我们不必夸大这样的状况。首先,像人大这样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保研率能有20%、甚至30%,而一个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况下,再辅以必要的素质展现,进入30%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其次,只要认真学习了,有这个兴趣,并且还有一些基础和天赋,不能保研,还有考研啊,考不上人大还可以考竞争稍微小一点的学校啊,这就跟绩点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如果大家都只看着保研这一条路,只看上人大一个目标,挤独木桥,当然不行,必然内卷嘛。

Q10

在我们实际生活过程当中,我们其实经常会出现通过竞争把GPA的差距压到很小的情况,在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下,此时的学习获取的可能并非真知。而从社会的角度上来看,“内卷”的领域经常是像GPA这样可以量化的单向度的标准。那么在这种单向度的领域进行“内卷”或者竞争,也导致了反思和创新这种不能被标准化的工作受到普遍的冲击。对于这个现象,您觉得我们应该做哪些改变?很多人在现实中其实并不是在自主学习状态中的。自主学习和外在竞争中间这个差距我们该怎么去弥合?我们该如何寻求改变呢?

首先涉及到人们的观念的变化。我们做任何事情,未必只是完全去追求一个外在的成功标准,或者一个纯粹可以量化的标准。此外,我们要在制度设计上拓宽其他的可能性。多样化的制度体系就可以避免在单一的道路上竞争。

就拿我们刚才说的读研来说,可以保研,也可以考研;可以在本校读,也可以考虑到外校读;可以考同学科,也可以跨学科。成功的道路和方式越多样化、越丰富,创造性思维的成功可能性就越大。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当每一个人选择的可能性增加了、方式和道路增加了,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对成功的看法变化了,所谓的“内卷”的现象就会少。

Q11

除了从这个体系制度方面的角度,我想“内卷”其实有一个层面,就是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去给自己施加的太多的压力,它是从外部压力转化成自己的内部压力的。但是我们又不能说不以更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这就陷入一种矛盾的境地,您认为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简单的一点讲,我们的理想,我们的目标要合理。假如我垫着脚,我能够拿到的东西,我当然是努力。但是如果你的理想是想一个你垫着脚都拿不到的东西,肯定就不行了。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要有一种自足的心态,凡事尽力而为,对成败得失保持平常心,有一种超脱精神。

自己的努力,勤奋工作,学习。不能讲达不到哪一个目标就绝对是失败的。人生是这么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最终没有达到的目标,但是你次一级的目标达到了。我们不能只想最好的才有意义,第一才有意义,生活不是这样的。所谓的意义就在努力的过程当中,我们达不到最终的目标,次一级目标同样是有意义的、同样是有价值的。

我们要将更高的要求、更远大的目标融入在日常的过程当中,把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将消极的压力变成内在的积极动力,一步一步前行,做到尽力而为,每一点滴的收获,都是生命意义的体现。如果只认定实现最好目标才算成功,你的焦虑就来了,那种虚无感来了,这就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所以现在人为什么会有“内卷”的问题,可能存在这一方面的原因。

罗骞老师

Q12

您其实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从家长的角度上来看,您是怎么看待您对你孩子的教育的?

目前的教育还是从属于整个现代所谓的进步强制的。那就是人不断地被强制进这种发展主义和进步主义的逻辑当中、在教育上不断地拔苗助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报班、家长的忧虑都是比较普遍存在的。当然,这不只是一个教育体系的问题,它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是由社会资源的有限而我们人口多,以及片面的教育观念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怎么处理主要取决于个人态度。比如像我的话,我基本上还是处于一个相对超然的这样一个态度。像我孩子跟你们同龄,基本上没有系统给他报什么补习班,他自己也不愿意,小学初中倒是报了游泳、乒乓球、篮球这样的兴趣班,坚持的时间还比较长。没有其他目的,就是锻炼身体,长个子。他现在读大学也很忙,但保持着很好的锻炼习惯,抽空都要到健身房锻炼,还带动了同寝室和一些其他同学加入健身队伍。

体育运动除了拿冠军、拿奖牌之外就没有意义吗?不是这样的,体育本身的意义可能恰好不在于拿冠军,而在于锻炼身体,满足人的兴趣爱好。再说了,不可能所有孩子都去争夺奥运冠军,这根本就不可能,不必要。我们很多的焦虑和压力实际上不切实际,是自找的。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是少数,包括考上人大,它是全国孩子当中很少的一部分。这不应该成为大多数人的目标。古人讲“学以成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成为自足的、自立的,能够人尽其才、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人。现在是太功利化了,舍本逐末,适得其反了。如果我们违背了学习的初衷,只是按照纯外在的目标来看,量化的标准来看,一定要在竞争中碾压别人才算达到目的,一定是最好的才有意义,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极端的进步强制中,人的生活、教育就会更多地异化。

Q13

结合如上探讨,关于内卷,您最想对学生们说些什么?

我们现在常常出现许多热词,今年的“内卷”,前两年流行的“佛系”,在早几年还流行过“蚁族”等。这样一些热词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反映了社会当中的一些问题,这些热词的出现,一方面与社会现实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今天网络媒体的传播、热炒有关系。所谓的热词就是一时间的流行,很快就会成为过去。生活还是生活,学习还是学习,大家应该安安心心、认认真真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了,这样每一天都是充满光明的,充实的。我们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学习做事,付出的代价一定会有回报。

知道内卷等等现象,认真分析之后,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我想在这个意义上,去关注这些热词反映的现象还是有意义的。但我们如果沉溺于内卷等热词造成的消极情绪中不能自拔,焦虑不安,甚至让自己无所作为、不愿作为,放弃努力,那就适得其反了。

罗骞老师用专业性与通俗性并举的语言向我们阐发了“内卷”的深层次含义,其背后的社会矛盾,以及面对如此困境时我们作为青年奋斗者应持的心态。

现在,“内卷”一词的热度已不似几月前高涨,但它似乎已经作为某种既定的观念存在于我们的头脑和生活之中,成为了我们已经接受的、不可置否的现实。但正如罗老师在访谈中所说的,“生活还是生活,学习还是学习”,一颗平常心,才得真人生。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内”中寻开放、在“卷”中求超越,不耽于自我世界、也不苦于应付外界,回归学习本身、也回归我们的理想本身。


上一篇:对话 | 田洁:万一在卷外还有风轻云淡的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