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学季 明德视界·御稻原乡收割体验活动回顾

时间:2022-11-03    来源:    浏览量:

2022年10月30日下午,明德书院与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共同组织了“明德视界·原乡收割体验活动”。在明德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蒙彬和副院长刘玮的带领下,书院44同学赴京西稻保护性种植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了解京西稻的历史,亲手体验稻米的收获与加工。

满怀着兴奋和憧憬,同学们来到了京西稻保护性种植基地。基地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北京海淀地区种植水稻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曹魏时期元代郭守敬在城西郊建立水利系统,为京西稻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到了清朝,康熙帝在京西稻田创造出“一穗传”的选择育种法通过康熙题诗二十三耕图,同学们学习了水稻耕作过程。

步入稻田,金色稻穗添了秋日里收获的喜悦,与“稻花里说丰年”的意境相合。同学们挥舞镰刀,稻谷于沙沙声中倒下,打捆后由脱粒机把谷粒剥离出来

师和同学们发挥想象、妙手生花,共同将脱粒后的秸秆制作成特色各异的稻草人,留下“在此一游”的印记。

随后,师生前往京西稻博物馆,参观古人劳动工具和现代化生产流水线同学们感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同时,也认识到现代化技术给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带来的巨大改变

最后,师生共同品尝京西稻米粥。在京秋落日的余晖中,大家细细品味京西稻历史的厚重与细腻,思考稻田现代化发展的契机,活动在温暖的气氛中接近尾声。

个小时的实践之旅,开阔同学们的眼界,激发了大家对于农业、历史、环境等学科的浓厚兴趣在一片欢声笑语本次明德视界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文案| 毕英雪 赵佳蕊

摄影|陈怡杭 夏依热


上一篇:夜览第六期,周六开始!
下一篇:启学季|明德社科导学(六) 管理学导论:对有效性的多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