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篇论文展现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

时间:2023-04-19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    浏览量:

明德小文:又到了强基计划报名的时候了,在人大强基计划是怎么学习的呢?

明德小强:从我们的体会来说,就是和人文学科的同学们一起学习,同时书院和学院提供长周期的学术训练平台,实现宽厚基础,扎实能力。

明德小文:作为学术小白的本科生,强基计划同学是怎么做学术的呢?

明德小强:书院刚刚举办了明德琢玉学生论坛,在论坛上展示的21篇入选论文,有12篇作者是强基计划同学,我们可以通过获奖论文了解一下。

祖子涵

毕业于成都市第七中学

2020级强基计划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

题目:小臣艅尊与召公家族六器略考

摘要:清人著录的所谓梁山七器并非同一家族的器物,而是由类似战利品性质的小臣艅尊与召公家族六件铜器组合而成的器物群。其中,小臣艅尊的器主以“艅(俞)”自记,缘于他是商代亚艅家族的成员,因曾陪同商王在征人方之役中巡省“夔”地而受赐铸器。此器之所以和召氏六器同出,与太保簋记载的召公伐录子聖后获赐“榆”土之事有关。榆土应即“艅(俞)”土,是艅尊器主的领地,属于东夷。除此之外,召氏六器的铭文中还提及多位作器者之名及其所祭祀的对象太保,这对于探索文献所失载的燕召家族早期世系而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明德小文:哇好厉害,这三年都要学习些什么呢?

明德小强:

1、跨学科的人文素养训练: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古典文献学、历史学、地理学、思想史……

2、扎实的古文字专业训练:《说文解字》研究、甲骨文研读、金文研读、战国文字研读、秦汉文字研读……

3、多层次科研学术能力培养:“吴玉章”“全球语文学”“古文字新青年”三大扩展学生研究视野的系列讲座;“未来古文字学者”以赛促训的征文比赛……

古文字学不只是研究字形,怀着好奇与热爱学下去就能学明白!


李芷涵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2021级强基计划历史学专业

题目:论北宋西南地区军报文书传递的极端稽迟——以田彦晏之乱为中心

摘要:北宋真宗末年、仁宗初年,荆湖北路富、顺州蛮田彦晏率众作乱,袭击夔州路施州暗利砦。田彦晏作乱时间,在传世史料的记载中存在一定差异,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实际发生时间与军报到京时间存在较大差异。此次战乱波及范围主要是川峡路与荆湖路交界区,其与东京开封府之间有两条主要交通干线。不同驿递路线里程差异巨大,极可能是造成上述时间差的根本原因。另外,北宋西南地区军报文书驿递的极端稽迟,又扩大了这一时间差。究其原因,则是西南特有的恶劣自然条件、宋廷对西南的忽视、摇摆的羁縻政策,以及文书通信息制度特点等复杂原因的共同作用。而这种现象也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时期,西南地区从“四夷”进入中原文明体系“诸夏”的过程。


应心瑶

毕业于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

2021级强基计划历史学专业

题目:北宋转运使苏舜元荐许州郭承祐改知郑州考

摘要:北宋仁宗朝皇祐三年,保静军节度使郭承祐为许州知州,时任京西路转运使的苏舜元向仁宗称赞其人有将帅、循吏之治理才能,奏请迁任其知郑州。这番称美与郭承祐以往所受批评多有不符,由此反映出苏舜元举荐一事应另有他因。综合考察当时制度背景,知其或与当时转运使与置司州知州的考课互动及许州的财政枢纽地位有一定关系。同时,从郭承祐所受弹劾话语的集中指向,亦可管窥该时期台谏官对外戚、“随龙人”群体的针对性批判,苏舜元荐郭承祐一事或许也是这一复杂斗争的环节之一。


宋钰骁

毕业于北京市十一学校

2021级强基计划历史学专业

题目:司马光关于安史之乱以后“贰臣处置”问题探究

摘要:本文抓住《资治通鉴》与其他正史记载的歧异之处,对“张均、张垍生死”问题的相关史料加以辨析,重新考订了二人的生命结局。进一步的,从《通鉴》所载文本细节出发,参校其他史料,对唐肃宗“方用刑名”之时微妙的政治氛围加以勾勒。最后,仍回归《通鉴》的历史文本,对围绕此事件进行的史料剪裁与历史评断中折射出的宋代史家“人臣之节,有死无二”的叙述立场加以讨论。


明德小文:这些文章竟然是他们大一下学期的作业改出来的!

明德小强:等把培养流程走完,他们一定能做出更有价值的成果!

培养过程包括:

1、高起点、严要求、全覆盖的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考古学通论等基础课和丰富的专业核心训练、第二外语学习……

2、特色的、前沿的、实践的多元化课程:如从先秦时期殷墟遗址到近现代保定军校纪念馆的历史现场考察体系……

3、系统的学术训练体系:从大一的新生研讨课,到大二的学术规范课和原典读书笔记,再到大三的学年论文考核……


袁露萌

毕业于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

2020级强基计划哲学专业

题目:分离与重构:元宇宙时代的认识论新解

摘要:元宇宙正在重塑着人们对世界、对自我的认知。认识论因此面临着理论转向:由于虚拟物理世界的建立,心灵中对于“我”的认知被一分为二。传统身心二元论带来的外部世界怀疑论尚未解决,物理世界的二分再次给人们的认识带来困难。不同于以往对“现实”概念的追问,这次是人们主动地走入自己建构的“现实”。由此,问题由“现实是什么”转化为“什么是现实”,人们对现实由“认识”转向了“契约”。这种身心关系的重构可以被视作是主体性的进一步觉醒,但同样也可能面临一些批评。


陆晨阳

毕业于浙江省富阳中学

2021级强基计划哲学专业

题目:约翰惠勒信息实在论在本体论层面具备优越性吗——以“物理性”的消除为核心的分析

摘要:约翰惠勒信息实在论的核心特征在于,对“物理性”持消除主义立场,而基于“观测中的二值选择”来构建其本体论。其推理过程具有一定科学理论支撑,对实证研究能起到指导作用,且在模拟假说下可以具象地呈现,同时消除了心物二元论,因此具有实证性、具象性、反二元论三大优势。然而,其存在两大缺陷,即从实证到本体论推理过程的不可靠、不连贯性和较其他方案比照下优势的不明确。因此,约翰惠勒信息实在论的优越性是有限的。


林航

毕业于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

2021级强基计划哲学专业

题目:“宽”或“窄”:反思平衡之中的契约论——罗尔斯《正义论》建构方法再探

摘要:作为在《正义论》中同时被使用的两种方法,反思平衡与契约论在证明过程中似乎呈现出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但二者对于正义原则的证成而言都是必要的,并且处在一种并行不悖的和谐秩序之中。通过对罗尔斯在《正义论》关于反思平衡的两处主要阐释可以发现,不限于“宽的反思平衡”与“窄的反思平衡”的区分,罗尔斯实际上还在两种情况或领域中使用了反思平衡这一概念,分别是“道德哲学的反思平衡”与“政治哲学的反思平衡”,契约论明确登场于后者。契约论一方面在反思平衡的结构之下,处于深思熟虑的判断与正义(道德)原则之间,深度发掘主体的正义感;一方面又使这一反思平衡成为宽的反思平衡。


明德小文:这样广泛深入的阅读和写作,人大哲学都为同学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平台和资源?

明德小强:简单地来说,国内外顶尖教师的教诲,包括中国哲学界领军级别的师资、多位著名外籍学者和众多国际合作高校……

创新的课程体系建设,例如“哲学的殿堂”“哲学的星空”等系列高端学术讲座和“跨学科对谈”系列课程……

经典研究和前沿探索并重,强调深厚的经典研究传统当下人类发展的交叉性的重大课题……



策划|明德书院文案|学发联学术实践中心

视频|明新影像工作室


上一篇:宿舍检查:春色满园,阳光满屋
下一篇:志学季|中西文明互鉴(八)战争:战争之道如何体现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