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的《奥本海默》”跨学科对谈回顾
时间:2023-09-20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 浏览量:
由明德书院主办的跨学科对谈第十三讲“多维视角下的《奥本海默》”于9月14日顺利举办。本次对谈邀请到了文学院缴蕊老师,历史学院王皖强老师和哲学院田洁老师为我们从多视角、多维度、多领域解析近期热映的电影《奥本海默》。
缴蕊老师首先从电影学的角度切入《奥本海默》,用两个细节展示诺兰如何用视觉语言呈现“不可见之物”。第一个细节是电影开始用非常炫酷的画面呈现出奥本海默头脑中的宇宙,让观影者即便无法理解理论物理学家的思想,也可以和他共同“感受”这种思想;第二个细节是奥本海默被迫在众人面前坦诚自己的私生活,诺兰让奥本海默“赤身裸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建立起与主角的强烈共鸣。
接下来,王皖强老师对电影的背景和背后的历史问题进行了延申。他提到奥本海默作为科学家被政治、军事、社会乃至历史所裹挟,实际上和二战期间军工复合体建立,“铁三角”的形成(军方、科学家和企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制度让科学家和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很大程度上服从了战争的需要,而这种情况直到今天依然存在。
田洁老师从奥本海默被政治裹挟的境况引出了关于如何理解“个人”的哲学议题,特别是“结构性个人”要从集体、社会、时代中去看待个体的作用和价值。奥本海默正是在结构性个人的视角下,被卷入了时代和历史,其重要性和价值乃至于他个人的意愿都不再受他自己控制,某种程度上说奥本海默成为了可悲的历史的“工具人”和“替罪羊”。
随着谈话的深入,三位老师们的交流逐渐聚焦到了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的失衡的议题之上。王老师首先指出“野蛮生长”的科学技术以“失控”的速度发展,科学造福人类的目标和道德伦理的罗盘指向作用仿佛都在大大削弱。
缴老师梳理了奥本海默由一个情感丰富,沉迷科学的物理学家到被政治选择的曼哈顿计划负责人的过程,向同学们介绍了福柯关于“特定知识分子”和“普遍知识分子”的理论,指出奥本海默因其特殊的专业知识显著地影响社会而成为“特定知识分子”。此外她还提到诺兰独自来华为《奥本海默》做宣发,是因为好莱坞编剧正在为AI替代编剧而罢工,而这也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无法在科学内部解决”的“奥本海默时刻”的再现。
王老师接着“被选择”的议题,从更宏观的历史视角讨论了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的问题。他首先提到,在日本军国主义肆虐的大背景下,即使德国投降,即使美国不断对日轰炸,日本仍企图以“玉碎”计划负隅顽抗。因此从快速结束战争的角度来看,投放原子弹成为了牺牲更少的选择。因此,即便我们可以讨论原子弹造成平民伤亡是否道德的问题,但是从大历史的视角看,这个选择无疑是必然要做出的。
田洁老师对于这个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社会上虽然出现了“暂停开发ChatGPT”之类的提议,但是用破坏科技成果或者停止科技发展的手段根本无力延迟科技的脚步。那么人文学科能够做些什么呢?田老师提出了“迟疑”这个可能,当电影中的奥本海默拒绝进一步弄脏自己的手时,他的迟疑正体现了人类的挣扎,当人们对于“电车难题”犹豫不决的时候,他们的迟疑也证明了道德的力量,而田老师认为正是这一个个“迟疑”的瞬间延续了人类的文明。
王老师补充了一些历史上“迟疑”的瞬间,比如冷战时期古巴导弹危机时美国与苏联双方的迟疑,避免了人类社会受到核战争的摧残。田老师接着引用了奥本海默在现实中的言论:“我是这个世界的死神”,并有感而发称“我们可能仍处于一场尚未完成的战争中”。缴老师则推荐大家继续通过电影这一形式了解战争带来的创伤和科技飞速发展带给人类的问题。
最后,主持人刘玮老师用多个“复杂性”为这场精彩的对谈做了总结。个人的复杂性、科学技术面向社会的复杂性、思想及其蕴含力量的复杂性、政治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评价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复杂性,这些复杂性不仅来自于《奥本海默》这部电影,也来自于三位老师多维度多领域的对谈,更来自于日新月异的的社会,大学的学习要帮助同学们建立起复杂性的思维,同时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性。
最后,多位同学积极发言提问和老师们互动交流,或提出自己对于奥本海默亲密关系的疑问,或讲出自己对于科学与道德之间关系的困惑。整场对谈在热烈地氛围中落下帷幕。
围绕《奥本海默》这部电影展开的多维度思考与交流,让每一位参与的同学都有收获。让我们期待下一次在跨学科对谈的现场相聚!
文案 | 学术实践中心 王奕然
编辑 | 学发联媒体工作室 姜丙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