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书享·古今中外篇

时间:2023-09-23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    浏览量:

导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个增长见识,愉悦身心的过程。2023年春季的“明德读书会”第三季陪伴大家走过了一学期的路程,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此次“明德书享”活动征集了一些同学们参与本季读书班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读史可以知兴替,王朝变迁、政治更迭与思想文化传承、权力机构设置、政治决策手段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书籍给予我们翻开历史、领悟古人智慧的机会。要在本次推送中进行分享的六个读书班是彭春凌老师的“中国近代思想学术经典选读”读书班,时殷弘老师的《历史》读书班,唐小佳老师的“阅读过去:考古学名著选读”读书班,赵檀老师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读书班,仝志辉老师的《大转型》读书班,赵浩老师的《置身事内》读书班。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横贯古今中外的思维碰撞。

“中国近代思想学术经典选读”读书班

读完《原强》,你有什么收获?

读《原强》的过程可以说是痛苦而欣喜的,痛苦之处在于它全是典故,真的很难读(泪),而且我之前从来没有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分析文本,这个过程不得不说是痛苦迷茫的,但是感受更深刻的是惊叹和欢喜,无论是自己探索还是老师学长讲解,都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就好像透过这一篇文章的折射,严复的时代在我们面前一一展开,这是非常奇妙和美好的体验!我也学到了深挖读书的方法,透过一篇文,一本书,可以串通整个时代的思想世界,这让我领略到读书的无限魅力和无垠空间。

——金笑寒

“……唯公负独醒之累……”这句严复写给首任驻外大臣郭嵩焘的挽联,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他自己半生的写照。《原强》中,严复强调了强国之于保种的重要性,以达尔文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群学”(后译作“社会学”)为理论支撑,认为保种必由“体”“德”“智”三处发端。禁鸦片,强健民众体魄;废科举,发展近代化的教育,以启民智;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开明专制制度,以促民德。其逻辑严密,文辞修齐,不愧一句“天下文章归严林”。

或许是达尔文的思想过分耀眼,独属于严复的荣光并不是很惹人注意。但这位以翻译《天演论》闻名于近代史的人物,更深刻的身份,也是最不可略过的身份,应该是一位执着的伟大思想家。其思想之深刻,学识之渊博,少有近代学者可以与之并肩。

尽管严复一生充满知行难以合一的矛盾,尽管近代社会局势动荡,严复的抱负思想未能尽数实现。但人生漫长,形势复杂,种种万端何其之多,很难简单地以一句对或错,说尽一位近代杰出人物。

我们读近代思想学术经典,或许不是要获得什么了不起的思想,而是想要探求思想如何传播,发展,以及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生长出今天的盛世中国。

在我们今天学习过近代西方思想著作原典之后,这些思想表达已经不那么新鲜。但是这些思想就安然地伫立在历史的暗角。它们没有远香,像夜里盛放的海棠。只有读书人提一盏孤独执拗的灯来寻,才能得到星点的智慧灵光。

——马晓彤

收获分为两部分。第一,对于《原强》本身和严复的思想,我有了更多理解,掌握了更多文言文的知识。第二,对于读书这件事,阅读习惯等,我也有很大的收获。课堂上,老师、师兄师姐们带着我这个大一的“菜鸟”一字一句的读原典,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感慨于身边师兄认真阅读,仔细查阅资料,更加震惊于老师的精益求精。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李佳慧

《原强》作为严复的重要作品,不仅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与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更深刻反映了严复个人对西方之所以为强、中国之所以为弱、中国何以由弱变强的深刻思考。在初版时,严复已深刻认识到铁路、矿局等“器物”层面改革的局限性,转而强调开民智、民力、民德,已达“上作而下应”,筑牢富强之基。在修订版中,严复对民智、民力、民德的认识更加深刻,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的具体举措,包括且不限于设议院、废科举、贵自由、建民主等。即便从今天的视角看,严复的思想与规划依然十分超前,对当代社会亦有所裨益。

——乐文杰

《历史》读书班

读书班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历史》读书班的讲授方式很独特,相比于单刀直入原典文本,时老师为我们介绍众多大家的研究心血,以此为阶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导读中逐步走入两千多年前的地中海世界。

正是这种精妙的解读,让我们这些初窥门径的本科生,也可以一饮古典作品的醇醪:希罗多德不愧为历史学之父、人类学之父,在他笔下,无论是波斯帝国的王权更迭史,还是希腊人骤克强敌的奇迹战绩,都给我们以直达心灵的震撼。

——盛谨恺

你在读书班上学到了什么?

在时殷弘老师的导读下,我们看到,古老的希罗多德依旧非常摩登,几千年前古希腊人和波斯人的斗争史诗,仍然有着强烈的生命力。当今天下正处于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不妨从古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智慧,更好地面对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

《历史》读书班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历史:希罗多德作为历史学家,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过往的历史。重视东方文明对希腊的影响,对非希腊民族持公正的立场。而且《历史》并不满足于对史事和环境的叙述,还在努力寻找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譬如,希腊各城邦作为弹丸小国何以最终能战胜庞大的波斯帝国?希罗多德强调胜利的根本原因是雅典的公民享有民主自由,希波战争的结果是雅典的民主制度战胜了波斯的专制制度。通过叙事来表达和揭示历史事件的原因,使《历史》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深意。

非常感谢时老师给我带来的精彩解读,使得我们没有仅仅停留在刻板的罗列事实上,而是真正地拨开历史的风尘,穿透岁月的篇章,直达人类千年故事的深处奥秘。

——严正名

      “阅读过去:考古学名著选读”读书班

读完读书班上的文章典籍后,你对于中国考古有了哪些新认识?

在《宗子维城》的引论中作者从中国考古的发展特点分析了中国考古研究的一般特征。由于中国具有举世瞩目的文献资料,以及长期以来对于史料典籍的依赖,中国考古学家更倾向于立足于文献,以考古资料辅助证明,而罗泰本人更倾向于立足考古资料,从中建构出古代组织、氏族等。他认为中国考古学缺少对于大量考古资料的有效定量分析,缺少对于西方考古理论的运用。许多西方考古学家和西方理论都十分重视定量分析和模型建构,我们在读书班上阅读的澳大利亚考古学家刘莉著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和美国考古学家林嘉琳著的《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中都可以明显看出此类特点。不过老师也向我们说明《宗子维城》距今已将近二十年,罗泰对于中国考古学的认识已经落后,想要了解中国考古学的最新动向还是要从更新的文献中获得。

——梁依晨

中国早期文明发展之路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阅读澳大利亚考古学家刘莉著《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时,我们都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晋南豫西的早期文明发展演进中,处于较好位置,形成了较为高级的复杂社会的以陶寺早期聚落群为代表的地区,最后并没有发展成为早期国家,反而是相对劣势的河南伊洛盆地发展出第一个国家,这一点难免让人想起罗伯特·卡内罗在《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论述的限制论。

——袁梦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读书班

为什么世界至今还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本书作者认为国家失败最根本的因素不是统治者的无知或者是各国家先天地理等资源禀赋差异,最根本是因为各国选择了不同的制度。作者将制度分类为汲取性制度和包容性制度,汲取性制度将导致国家的失败,反之包容性制度将引导国家走向成功。而制度内部还有惯性,所以发达的国家将会越来越发达,坏的国家将越来越坏,现实中部分国家没有遇到关键节点或者错过了关键节点,因此导致其落后于世界。

而作者却难以对书中大多数问题给出答案和解释,他对于落后国家失败原因的思考也过于主观,忽略了众多深刻复杂的现实因素而仅仅归因于制度,历史中人物在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历史选择时并不像今人观过去一般带有事后诸葛亮的色彩,他们所面对的情况后人也许不知全貌,而作者的制度决定论,未免不带有一些绝对化的色彩。落后国家不是没有把握住关键节点,而是可能面对了现有优势国家对于劣势国家的围堵加上自己后发的能力不足无法应对危机,现实的多层面因素正是我们需要考虑在内的。

——何静怡

你认为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要思考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什么样的国家才算是失败。是政权的不集中,社会的不稳定,经济发展的停滞,人民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亦或者兼而有之。在这本书里,作者基于多年的研究用严密的逻辑推演和大量历史证据反驳了一些竞争性理论,如文化决定论、地理决定论、领导决定,他提出决定国家贫富的根源在于制度并对制度进行了汲取性和包容性的划分。作者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具备了适当的经济制度才能脱贫,而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相关联,二者复杂的联合演进,偶然的历史事件(关键事件)会造成演进方式的变化,或循环上升,或恶性循环。但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作者对汲取性制度和包容性制度的划分并不是很明晰,一些论述也存在自圆其说之嫌。读书需要多思考,这可能是读书班教会我的。

——李曼

《置身事内》读书班

在研读过程中,读书班师生交流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不同学科之间的碰撞。《置身事内》介绍了置身中国国情当中的经济体制,解释其定制和变化的原因以及需要克服的问题。书籍本身并非模型里的经济学,而是现实中的经济学,而现实又是复杂的、多要素关联的。在这样的前提下,班级里每位同学都可以从自己的学科视角或关注方向去关联和思考经济现象,比如人工智能的同学可以从科技发展的角度去理解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比如关注教育公平的同学可以从服务范围去理解行政区划分……因此,本书的研读过程中,最令我感到奇妙的就是不同学科的碰撞,让我从抽象的模型中抬头,理解经济学现世的关切。

——孙家怡

如何看待《置身事内》书中对行政区域边界划分的思考?

在我看来,书中有一个很巧妙的划分方式,就是外部性因素。这个角度灵活地将经济学语言运用到政治的分析当中。它有效避免了以人口密度、语言和地理因素划分的局限性。比如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不断流入流出,人口密度变化频繁,而行政区划相对固定,二者产生矛盾;时常出现不以天险划分来防止地域分裂的现象。本书通过学校和排污工厂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一依据:在市里建立一所小学,只招收本市的学生,那市里就可以做决定;如果本市要建立一个工厂,但是污水污染了其他城市,那排污就不能只由本市说了算,需要省里协调。通过负外部性,可以更好地理解权责边界,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有效减少“三不管”地带等推诿扯皮等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的出现。

——周子博

对参加读书班有什么体验或想法?以及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悟?

参加读书班相较于自读一本书,所增加的是与其他人相互交流、与其他思维相互碰撞的机会,在这里你能通过接触异彩纷呈的见解和观点,从各种独特的视角去窥探这个世界。尤其是赵浩老师对书中内容深入浅出的解读,包括深刻的理论剖析和代入自我经验的认识,于我们读书班的成员都是一次难得的思维进步。

本书对经济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入解析,以局内人的视角解读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人文关怀与科学理性。传统的政府-市场二元论,在逐章逐句的深入中逐渐告破,我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解过去才能把握将来,想要在未来创造更多的经济成就,就必须建立在对过去及现有经济体制和模式的利弊分析,立足于实际的发展现状和改革目标进行调适。《置身事内》也确为一本“中国经济学”的入门好书。

——古获裕

《大转型》读书班

读完《大转型》,你认为殖民侵略首先是经济性的吗?侵略影响危害最大的点在哪里?

殖民侵略首先是社会性的和文化性的。波兰尼在书中指出,“一场社会灾难当然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经济现象”,“经济上的地震”这个比喻也很巧妙地说明了问题。新的经济模式入侵原始部落,带来其自尊和道德水准的丧失、“文化真空”“文化贬损”的出现、社会隔离取代了种族隔离、经济条件的改善并没有给部落带来文化上、心理上的进步,只是粗暴的把他们拉入一个由新制度构成的社会。然而学者们把目光聚焦于经济主义偏见,忽视了上层建筑。旧的制度崩塌,新的制度并没有很好的保护机制,使过渡者们直接暴露在危险之下。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进步真的是他们想要的吗?资本主义是不是强迫着他们走出去?比起经济上的损失、生产资料的被侵占,被殖民者在心理上、文化上所受的损失更隐秘但也更深重。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让部分弱势群体能够温和地、渐进地在经济进步的过程中仍然能够坚守精神家园、知道自己的劳动追求,也是我们变革所追求的目标。

——吴越越

结语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能会渐渐地忘记那份愉悦的静默,忘却了沉浸在文字中的感动。因此,这样的读书会就更加显得珍贵。阅读、思考、提问、回答,在明德书院提供的平台上,同学们用心倾听着彼此的故事,交流着对于书籍的热爱,更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对于生命和人性的理解。



文案|学发联学术实践中心

编辑|学发联媒体工作室张雅哲


上一篇:书院日|“明德音乐会:认识弦乐四重奏”活动回顾
下一篇:“多维视角下的《奥本海默》”跨学科对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