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德书院“求是学术”品牌研究项目宣讲会回顾
时间:2025-03-18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 浏览量:
2025年3月12日下午,明德书院举办“求是学术”品牌研究项目经验交流分享会。此次活动邀请项目出题教师哲学院教授吴功青,“求是学术”创新成长协会会长、副会长以及来自国学院、法学院、文学院的3位往届立项项目组长进行分享。活动由明德书院学生傅墨涵主持。
吴功青老师依据自身指导经验,围绕《人工智能与人文学术:以Deepseek的发展为切入点》这一选题,分享了自身对于项目申请书写法的观点,鼓励同学们更好把握选题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以理论知识为基本点,充分吸收其他领域学科知识;同时吴老师也热心回答了在场同学关于项目申请书的提问。
在经验分享阶段,哲学院2021级本科生陆晨阳以“求是学术”创新成长协会会长及成功结项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分享“求是学术”品牌研究项目“突出过程管控”、“对齐学术要求”的改革精神和实践要点,并从立项书的字数要求、申请条件、立项依据、研究方案与创新点等多个方面分享了自身经验。
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求是学术”创新成长协会副会长凌意欣从政策变化、平台使用、立项事宜等多个方面为同学们解读项目政策,并耐心解答了项目负责人资格限制、境外交换限制、选题申请规则、团队人数限制等多方面立项事宜问题。
国学院2022级本科生关紫叶结合自身经验,以项目开展过程为线索,分享了选题、立项、推进、结项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注意事项;建议立项申报书要内容详实、逻辑连贯,重点打磨立项依据和项目研究方案;推进过程中要明确成员职责分工,建立沟通机制;提前规划,分阶段进行,做好前期准备、调研实施和成果整理工作。
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董浩雄以自身项目为例,重点介绍了选题经验与实施建议,强调要多思考学科联系,从不同课程的学习中广泛汲取灵感;实施过程中要与老师保持积极联系,提升资料检索效率。
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在睿围绕实地调研展开分享,分别从确定调研地点、联系调研地、调研实施过程与调研结果总结几个方面介绍了注意事项与心得体会,指出要选取典型案例、积极耐心沟通、明确调研任务、遵守调研地相关规则并及时整理访谈稿和问卷数据,做好调研转化。
此次分享会通过“专家解读+经验分享+交流讨论”形式,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和准确把握“求是学术”品牌研究项目相关内容,涵盖选题、立项、项目推进、调研实践等多方面信息,为同学们参与项目提供了有益参考。预祝同学们2025年“求是学术”品牌研究项目顺利开展!
文案 |学术创新中心 傅墨涵 郑睿瑶
摄影|孟子杰
排版| 宋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