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恒有益!第四季明德读书会报名开始!
时间:2023-09-15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 浏览量:
荧屏闪烁,你是否有于虚拟世界中漫游而无法自拔之困?
指针滴答,你是否有忙于种种现实琐事而无力读书之难?
书海浩渺,你是否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难以选择之苦?
这些难题会在明德读书会得到不同角度的思考和回答。明德读书会旨在为同学搭建一个知识共享和交流的平台,读书会采用小班围读形式,由一名老师带领同学读完、读懂、读透一本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位同学都是读书会上的主角,从书中读出的社会激荡、圣人哲思,都可以在这里和所有人分享。
本季读书会将从9月25日正式开始,为期12周。同时,除了继续精读人文社科类书目之外,本届读书会还邀请到了艺术学院的两位老师,新增艺术领域的相关著作供大家选择。“世界的未来是人类的一件艺术作品”,让我们一起期待艺术与人文社科碰撞而出的火光,和“新朋友”一起再度迈向书香诗会!
信息汇总
01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周雪光)
指导教师:严冬(环境学院)
时间:周一12:00-13:30
人数:20
老师寄语
中华文明能够不间断地存续几千年很大程度依赖于中国特有的文化和中国制度的超稳定结构。《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从历史出发,结合田野调查,以及国内外众多理论和资料,以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间的矛盾为主线,探讨了我国国家治理面临的基本矛盾和挑战,中国官僚体制在其中的位置角色。通过阅读同学们可以加深对国家治理的各种制度安排,政府的行为模式,国家与社会间的互动等方面的理解。
02
《发展的自我:自我成长中的过程与问题》(罗伯特·凯根)
指导教师:加小双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时间:周一12:00-13:30
人数:20
老师寄语
这是一本畅销全球40余年的作品,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建构-发展”心理学的开山之作。本书作者认为:自我,是在我们追寻社会意义与生活意义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在追求意义的过程中,我们必然面临着静态与动态并存、平衡与失衡并存、稳定与失序并存,也必然在无尽的冲突中实现“破”与“立”。希望大家能跟我一起寻找打破自我发展中“画地为牢”的方法,阅读学习本书后,也许并不会让你寻找到打开命运的钥匙,但是会让你对自我边界做到心里有数。这样,当我们触碰到发展边界时,即便内心痛苦挣扎,也不会恐慌,而是充满平静与勇气。
03
《体国经野之道》(周振鹤)
指导教师:赵逸才(历史学院)
时间:周二12:00-13:30
人数:20
老师寄语
中国政区演变代代相因,历史积淀深厚,政区沿革地理既是传统舆地学的核心内容,也成为现代历史地理学成果卓著的重要分支。《周礼·天官·序官》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行政区域划分与地方行政过程深刻体现了古代王朝国家的治理逻辑和智慧。《体国经野之道》继承了谭其骧院士的学术精神和思想内核,剖析了中国政区变迁的基本规律,并对政区形态进行了分析,还注意到行政区划与自然环境及人文现象之间的密切关联,为沿革地理迈向历史政区地理乃至历史政治地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周振鹤先生立足时空维度,条分缕析地分析政区层级、等第、幅员、边界、治所等地理要素的变化过程,并深入到地理环境、经济文化背景中透视政区长时段演变规律和动态趋势,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一套经典范式。
04
《语言的历史》(史蒂文·罗杰·费舍尔)
指导教师:丁健(文学院)
时间:周二18:00-19:30
人数:20
老师寄语
这本书对语言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可以让读者对语言学有初步的了解。与其他的语言史著作不同,这本书不仅讨论了语言的产生和历史变迁,还包含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议题:从动物的“语言”到人类的语言,从口头语言到文字书写,从语系的滥觞到现代世界各国的语言,既重现了语言史上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也分析了语言在全球范围内的历史意义;最后还从科技的角度对语言的未来做了展望,如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将如何影响人类从物质到精神的进化等。可以说,这是一部以广阔的视角来概说语言的普遍性和独特性的通识性读物。读者不需要事先接受过任何语言学的专业训练,也不必了解语言学的专业术语,只要对语言感兴趣,就可以翻开此书开启一场通往语言世界的奇妙之旅。
05
《大唐西域记》(玄奘)
指导教师:姚霜(文学院)
时间:周二20:00-21:30
人数:20
老师寄语
7世纪,僧人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沿着丝绸之路,开启了超过19,000公里的旅行,参观了与佛陀生活有关的圣地,完成了一次史诗般的旅程。他的旅行记录《大唐西域记》作为一部非凡的文学著作,详细记述了他在这次长达十六余年的旅途中所遇到的土地、人民和风俗。这部著作不仅是中国佛教文献的典范,备受传统历史学、文学、宗教学、地理学的关注。它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特性使得全世界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文学界对它的研究与探索仍在进行。此次读书班将从这部世界经典出发,通过汉、英对读,并在不同部分引介相关人文学科的重要成果,带领同学们跨越时空、重走一次“取经之路”
06
《中国美术小史》
《唐宋绘画史》(滕固)
指导教师:陈琳琳(艺术学院)
时间:周三20:00-21:30
人数:20
老师寄语
滕固是现代中国美术史学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其专著《中国美术小史》和《唐宋绘画史》,是借用西方美术史学的观念与方法研究中国美术的发轫之作。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历史背景下,滕固开创性地引进了沃尔夫林等人的风格分析理论,根据中国艺术审美的独特性加以改造,提出了在当时看来颇为新颖的见解。敏锐的审美感受力、诗性的艺术气质和深厚的理论修养,也使得滕固的这两部美术史著作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本读书会将以文本研读为主,辅以相关的绘画作品赏析、博物馆观摩实践,帮助同学们初步建立起对中国美术史书写及其问题的认识,同时也更直观地领略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07
《悲剧的诞生》(尼采)
指导教师:张浩军(哲学院)
时间:周四12:00-13:30
人数:20
老师寄语
什么是悲剧?悲剧是如何诞生的?悲剧又是如何衰亡的?悲剧有可能再生吗?如能再生,则如何再生?在哪儿再生?什么是阿波罗精神?什么是狄奥尼索斯精神?悲剧与这两种精神是何关系?人生在世果真是一场悲剧吗?古希腊人为什么要创立奥林匹斯神话?苏格拉底文化可以救治我们永恒的此在创伤吗?生命可以通过艺术得到拯救吗?悲剧-形而上学能使我们获得真正的精神慰藉和解放吗?德国哲学和德国音乐可以重新唤醒德国精神吗?——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一起思考,一起解谜!
08
《马可·波罗行纪》(马可·波罗)
指导教师:陈希(国学院)
时间:周四 18:00-19:30
人数:20
老师寄语
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是13世纪著名的旅行家,他从家乡一路东行来到元大都,觐见了元世祖忽必烈,之后在中国生活、游历数年。他所知的丰富时事信息和多样风土人情,后来被记录下来,成为今天我们见到的《马可·波罗行纪》。《马可·波罗行纪》堪称关于东方世界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该书对元朝人物史事、政治活动、经济文化的详实描述,是学界研究元代历史的重要参考;由于马可·波罗的旅行线路大致与丝绸之路重叠,该书也是研究13世纪丝绸之路及沿线国家的必读著作。在往来旅途中,马可·波罗还记述了伊利汗国(波斯地区)、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历史信息,为中外关系史研究提供了一手史料。跟随着马可·波罗的脚步,回望13世纪异彩纷呈的欧亚大陆,相信同学们都能由此发现文化多样、中西往来的有趣之处。
09
《三国志》(陈寿)
指导教师:娄林(文学院)
时间:周四18:30-20:30
人数:20
老师寄语
三国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历史,这不单是因为《三国演义》广为流传的缘故,还与三国时代的特殊性有关:“魏晋之际,中国盛衰强弱之大界也”(吕思勉)。《三国志》自然是关于三国时代风云际会最重要的典籍,其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刘勰《文心雕龙》更赞《三国志》:“唯陈寿《三[国]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于迁固,非妄誉也。”本学期“《三国志》选读”读书会,挑选《三国志》中的关键篇目,温习这一段历史,或有助于更真切地感知历史的治与乱,懂得人在治与乱之中的抉择。
10
《波斯人》《七将攻忒拜》(埃斯库罗斯)
指导教师:刘玮(明德书院/哲学)
时间:周四20:40-22:10
人数:35(还有9个名额)
老师寄语
埃斯库罗斯读书会第四季,我们将会读完“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现存七部悲剧中的最后两部,《波斯人》和《七将攻忒拜》。《波斯人》是现存希腊悲剧中唯一一部把背景安排在剧作家本人时代而非远古英雄时代的作品,从波斯在萨拉米斯海战中惨败的角度歌颂了希腊人的英雄事迹。《七将攻忒拜》则是一场兄弟相残的悲剧,政治与亲情,命运与选择的交织会把我们带回远古的忒拜和阿尔戈斯,并为以后阅读索福克勒斯著名的“忒拜三部曲”提供背景。
11
《论科学和文艺》(卢梭)
指导教师:彭磊(文学院)
时间:周五12:00-13:30
人数:20
老师寄语
卢梭是法国18世纪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论科学和文艺》是卢梭应征法国第戎研究院1749年征文而写的论文,也是卢梭的成名作,出版后在欧洲思想界引起激烈论争。本读书会将细致阅读卢梭的这部作品,跟随卢梭一起思考“科学和文艺有助纯化还是败坏道德风尚”,从而以全新眼光看待现代科学的发达和文艺的繁荣。
12
《艺术风格学:美学史的基本概念》(海因里希•沃尔夫林)
指导教师:李笑男(艺术学院)
时间:周五18:00-19:30
人数:20
老师寄语
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是西方现代艺术史研究中“形式分析”路径的代表著作。艺术风格学由具体的艺术作品的经验观察开始,通过分析艺术家所使用的独特艺术语言归纳艺术的风格,形成基于文化史与心理学的“风格阐释”。本书把文化史、心理学与形式分析融为一体,将古典风格与巴洛克风格置入一个二元对立的体系中加以比较,论述了欧洲文艺复兴艺术风格的历史嬗变。沃尔夫林试图回答古典艺术与巴洛克艺术之间主要的区别是什么?不同的民族、时代是否存在着共通的艺术语言模式?构成表面上杂乱无章的艺术发展的基础是什么?以及是什么原因引起人们对同一幅画或同一个画家不同的反应?通过本书的阅读,也是进入艺术史学习的同学们练就读画技巧的敲门砖。
13
《易经》
指导教师:辛亚民(国学院)
时间:周五20:00-21:30
人数:25(还有15个名额)
老师寄语
《周易》被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更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周易》的哲思,既絜静精微,又含弘光大,昔有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研读《周易》无疑是一场思想盛宴。明德书院《周易》读书班已举办三学期,读至第七卦《师卦》,本学期将继续进行,从《比卦》开始。《周易》云:“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无论您是读书班老成员,还是计划本学期加入的新朋友,我们一并欢迎,期待一起风乎舞雩,坐而论道,汲取生生不息的《周易》智慧。
录取信息
(1)读书班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因资源有限,每人最多可按志愿顺序填报3个读书班,但只能参与1个读书班。
(2)报名人数超出班级容量的,录取适当优先有明德书院学籍同学,也会给其他书院同学保留名额,均以抽签方式录取。
(3)每个读书班会设置一名班长负责协助老师,担任班长有志愿时数。欢迎大家积极报名。
(4)以最后一次填写的问卷为准。
(5)第一轮报名截止时间:9月17日24:00,周一在本公众号公布录取结果,请大家注意同意工作人员或读书班班长的好友申请,以便进入班级群。
(6)第一轮录取结束后,问卷不会关闭,按时间顺序动态录取入未招满的班级。读书班人员低于上限时,同学们可以在征得老师同意后中途加入。同样需要填写相关问卷提供有关信息。
(报名问卷)
黄金屋里寻常见,悠悠墨香几度闻。正是一年好风景,明德书会盼逢君!
文案 | 学发联学术实践中心 王哲 王奕然
编辑 | 学发联媒体工作室 张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