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介 | 孙帅:奥古斯丁与“忏悔的哲学”
时间:2022-03-29 来源: 浏览量:
荐书者:孙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基督教哲学、西方哲学、宗教学,出版专著《自然与团契:奥古斯丁婚姻家庭学说研究》(2014)、《抽空:加尔文与现代秩序的兴起》(2021),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基督教文化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若干篇。
作者 : 奥古斯丁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译者 : 周士良
出版时间 : 1963
语种:中文
页数 : 350
ISBN : 9787100005609
访谈
您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奥古斯丁既是基督教最伟大的古代教父,也是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神学/哲学三部曲”中的《忏悔录》体裁独特、思想深邃、内容广博,对于理解奥古斯丁哲学的精髓与西方思想的发展转变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一千多年来,《忏悔录》以其非凡的魅力和影响力,不仅成为后世哲学家与神学家不断回溯的精神源头,而且成为中外学者研究最多的奥古斯丁作品。无论对奥古斯丁与基督教,还是对整个西方思想与文明,《忏悔录》无疑都是一部兼具转折性和奠基性的神哲学著作,与《理想国》《形而上学》《第一哲学沉思集》《精神现象学》《存在与时间》等作品一样,属于哲学史上最值得我们反复研读的“经典中的经典”。
《忏悔录》之为不朽的经典,主要在于它以独特而深刻的方式重新思考并推进了西方哲学与宗教中的那些基本问题,诸如:如何理解自我(灵魂、心灵)及其与上帝(第一本原)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存在、创造、善恶、时间与永恒、理性与意志、事物与符号、信仰与理解、记忆、友爱、幸福、救赎、生死,如何面对和化解人与神、自然与自由、意志与恩典、尘世与来世、灵魂的背离与回归之间的张力,等等。在这些问题上,奥古斯丁均提出了相当重要的理论,并对西方哲学史和基督教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在安瑟伦、波纳文图拉、阿奎那、司各脱、奥卡姆、路德、加尔文、笛卡尔、康德、克尔凯郭尔、胡塞尔、海德格尔、马里翁等人那里,清楚地看到奥古斯丁思想投射的影子。
解构与建构是奥古斯丁工作中相辅相成的两个基本方面:他既对古典哲学及其城邦文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又进而从犹太-基督教传统出发讲出一套截然不同的存在论、人性论与宇宙论,为困境重重的晚期古代思想界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奥古斯丁并未简单抛弃希腊罗马的文明传统,而是试图通过彻底的批判与创造性的转化,对古代思想进行重获新生的“洗礼”(John M. Rist)。奥古斯丁为古代思想重新赋形的努力,不仅扭转了此前的哲学传统,而且极大地改变了包括古代基督教在内的西方宗教传统,由此决定性地开启了中世纪乃是近现代哲学、宗教与社会的发展路向。这一切在《忏悔录》中都有非常深刻的体现,比如,卷一对古代教育的批判,卷二对偷梨事件作为“为恶而恶”的界定,卷三对爱与被爱、哲学与宗教(摩尼教)的讨论,卷四、卷九对死亡、友谊与亲情的思考,卷五对摩尼教与自然哲学的对比,卷六对哲学确定性与世俗生活之间张力的呈现,卷七对新柏拉图主义及其局限性的反思,卷八对意志皈依与自我分裂的剖析,卷十对记忆及其困境的挖掘、对三种古典生活方式的解构,最后三卷围绕创世对时间、存在、形式、质料、理式/理念、逻各斯/言等哲学问题的重构,以及全书对“自我”作为一个无法把握的“大问题”的构造,对“忏悔”作为一种不同于古代哲学的致知与言说方式的揭示,等等。
奥古斯丁
一言以蔽之,在《忏悔录》这部无所不包、自成一体、独一无二、堪称“神奇”的杰作中,我们几乎可以找到奥古斯丁关于所有哲学和神学问题的思考,他在此不仅回应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希腊化哲学,批评了摩尼教与教会内外的基督教实践,而且试图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重构一种包括哲学、宗教与日常伦理在内的、全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首先奠基于奥古斯丁在哲学上实现的一系列突破,比如,最高本原被等同于存在,上帝作为精神实体在人性中的内在超越,深度自我及其无法把握性,形而上学的自我转向,意志的发明及其对理性传统的冲击,自由人性论对自然人性论的取代,时间的内在化及其对自我和存在问题的构造,在世考验(temptation)对生活的去自然化。一旦澄清这些问题,就不难理解德国神学家哈纳克何以会将这位生活在四、五世纪的希波主教称为“第一位现代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对奥古斯丁的阅读同时也是对我们自身,对现代人性的阅读。
除了以上所言,向同学们推荐《忏悔录》还有许多更为具体的理由。比如,对本科生来说,《忏悔录》的文本形式相比一般哲学著作更容易进入,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尤其前九卷)主要不是在抽象的哲学论证中展开的,而是以奥古斯丁及其亲友的生平为主线逐步往前推进的,即便是其中的哲学讨论和最后三卷对《创世记》的哲学解释,也都离不开书中的叙事部分。再比如,现代学界的研究表明,我们不仅可以将《忏悔录》看成哲学著作,同时也可以从文学、历史、古典学、教育、修辞、法律、政治、灵修、教义争论等各个角度加以研究,这一点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学科学生的兴趣。总之,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文本性质来看,《忏悔录》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都是一般经典难以比拟的,奥古斯丁在这部所谓的“自传作品”中不仅探讨了哲学与神学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颇具创造性的学说,而且向我们呈现了古代晚期罗马的家庭、经济、社会与宗教状况。
您为什么选择研究奥古斯丁和《忏悔录》呢?
我真正接触奥古斯丁和《忏悔录》是在研一下学期的一门专业课上,当时的触动特别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奥古斯丁用一种深刻而独特的方式探讨了我本科以来最关心的很多问题,比如自我、恶、时间、自由等。正是在研读《忏悔录》的过程中,我开始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思考,并由此慢慢进入学术研究,而不再只是像以前那样单纯地享受阅读带来的快感。也正因此,我很快便将奥古斯丁确立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虽然具体写什么题目还远没有想好。奥古斯丁早已不再是我唯一的研究对象,但我后来的学术拓展始终或多或少与他有关,特别是近期关注较多的路德和加尔文。
对于阅读《忏悔录》,您有什么阅读建议呢?
由于体裁、内容、结构、背景等各种原因,《忏悔录》算是一本相当难读的经典。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初学者阅读时至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方面(当然不限于这些):
首先,要注意奥古斯丁独创的“忏悔”文体,特别是“忏悔”(confession)概念的三重含义及其在文本中的贯彻。必须指出的是,“忏悔”不只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文体”,而应该首先被看成一个哲学问题,因此我们阅读这本书时特别需要思考“忏悔”背后的人性论和形而上学问题。当奥古斯丁将古典“对话的哲学”(柏拉图)变成基督教“忏悔的哲学”时,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作为孤独个体面向上帝和他者的言说形式,忏悔为什么会成为奥古斯丁新哲学藉以展开和推进的内在动力,成为认识上帝与认识自我的基本方式,成为构建基督徒共同体必须凭借的纽带?
其次,要注意《忏悔录》的文本结构,这是奥古斯丁学界至今仍在争论的基础性问题。其中的关键,一方面在于从整体上澄清前十卷与后三卷之间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在于澄清前后两部分各自的结构和逻辑。这一文本结构问题,从根本上关系到奥古斯丁对人性秩序、存在秩序和神人关系的理解。
第三,与此密切相关的是,我们需要注意奥古斯丁如何将生平叙事与哲学思考、个人自传与普遍人性、自我的历史与存在的历史(创世)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奥古斯丁写作《忏悔录》不只是出于现实需要,更是出于哲学需要,就是说,不只是为了向读者介绍他从背离到皈依的人生经历,更是为了从基督教出发构建一套不同于古典的哲学。
第四,正如前面所说的,奥古斯丁对古典哲学和文化的批判也是我们阅读《忏悔录》时刻需要留意的主题。这一批判具体落实在许多方面:新柏拉图主义、自然哲学、学园派、摩尼教、星相学、教育、生活伦理、欲望、习俗、婚姻家庭,以及存在、创造、自然、人性等基本哲学问题。只有澄清奥古斯丁对古典的解构,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奥古斯丁的哲学建构。
第五,“自我”或“内在自我”(inner self)也许是我们阅读《忏悔录》和奥古斯丁最应该关注的问题。“自我”在《忏悔录》中无处不在,对自我概念的发明和挖掘通常被认为是奥古斯丁最重要的形而上学贡献之一。不过,自我也是奥古斯丁这里最难把握的概念,这首先是因为他所谓的“自我”是一种悖论性或困境性的存在,恰如他那句名言所言,“我对我自己成了一个大问题”。正因此,奥古斯丁才会在《忏悔录》中着力揭示自我的散失、分裂、逃离、遮蔽、重负、挣扎、焦虑、张力,以此强调自我的陌生性、差异性、深渊性、非本质性和无法把握性。一定意义上,整个奥古斯丁形而上学都是围绕这种自由人性论下的自我概念展开的。而如何理解形而上学在奥古斯丁这里发生的“自我转向”,仍然是我们今天研究西方哲学和反思现代性必须认真面对的根本任务之一。
编辑 | 学发联媒体工作室 陈康华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