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季|“与机器人共舞”跨学科对谈回顾
时间:2023-03-16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 浏览量:
随着智能机器大发展时代的到来,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关系逐渐复杂化。在许多科幻作品的描述中,“人工智能替代/毁灭人类”似乎近在咫尺。当人们享受机器带来的便利之时,机器人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伴随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人类和机器人究竟该如何相处呢?3月9日明德书院举办跨学科对谈,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闫慧老师、任明老师,哲学院的王小明老师以及主持人刘玮老师齐聚立德楼,与同学们共同探讨未来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
对谈初始,任明老师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现有的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谷歌、特斯拉等先进成果——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了速度飞快地迭代更新,并且大多已经成功在各行各业实现了有效应用。人工智能分为强弱,弱人工智能功能较为单一,集中在视角与应用领域,而强人工智能则拥有多领域的思考推理能力甚至自我意识。对于机器人的智能水平越来越高甚至或将代替人类的问题,闫慧老师则并不认为近期大热的ChatGPT能够在未来顶替教师。现场同学也认同教师不会被替代,同学们在这一环节参与了讨论,教师的独特性在于因材施教和道德引领,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这也引出了下一话题——机器人是否具有道德?
王小伟老师介绍了机器人三大定律后提出了与闫慧老师相反的观点,部分老师的教学可能会有照本宣科的现象,同时老师本身也有缺乏道德操守的危险。违背道德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大于遵守道德带来的正面影响,在功利主义观点下,引入人工智反而能避免道德滑坡的危险。任明老师则认为,由旧知识产生新知识的思维路径与模式,以及某些非显性知识无疑是机器所替代不了的。闫慧老师提出两点,一是功利主义本身就存在着道德困境,二是“机器有道德”内涵是其背后操作者具有道德并影响机器道德。机器道德的讨论更加深入,在不断迭代的机器人发展中,存在着算法本身出现道德偏差以及产生技术黑箱的现象,那么这算不算算法偏见呢?三位老师最后给出的答案基本是统一的,他们认同机器所谓的“道德感”,“偏见”等价值判断实际上是创造者也就是人类观点的投射,机器是人的道德的承载物,无法成为道德主体。
接下来王小伟老师提出了有关机器人风险的问题,鉴于我们看到有机器能够在分析多方资料后提出有洞见性意见的情况,那么机器是否会产生不受控的现象呢?三位老师不约而同地谈论到了ChatGPT的使用情况,同学们也广泛参与,谈到自己的使用感受,大家主要观点是该人工智能组织语言的能力相当突出,能够总结概述所给信息,但是其终究缺少自我思考的能力,论述时缺乏论证感,但也有同学提出对人工智能缺乏创造性的质疑。在随后的讨论中,关于机器人的创造性,老师们提到机器人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实际由创造者所赋予,并且机器人不像人有实际生活工作实践经历,因此不可能具备创造的能力。老师们也脑洞大开,提出了“去除创造者对机器人的限制”的假设。
在对谈的最后,主持人刘玮老师根据之前同学们的讨论向三位老师提出了问题:哲人王通晓一切,能够给所有人适合他们的最好的东西,并且帮助他们认识自我,那么如果机器不断发展到“哲人王”的程度,人类是否会选择臣服呢?闫慧老师分享了他的孩子为了吃零食而更改蓝牙音箱的故事,推论出机器现在还不可能控制人的结论。王小伟老师则从个人自由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人有选择堕落或其他生活方式的自由,无法受到某一事物的绝对支配。老师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还无法完全移植到人与机器人之上,因此刘玮老师提出的假设可能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本次对谈中,除了三位老师为同学们展现人工智能发展状况,在话题的深入中充分交换观点,同学们也非常积极地参与了本次对谈,分享观点,提出质疑,推动本次对谈话题进行。本次人类与机器人共舞对谈以老师们对谈开始,以意犹未尽的精彩的思想碰撞结束。期待下一次的对谈,下一次的思想交流!
文案丨学发联学术实践中心王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