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季|中西文明互鉴(二)语言:早期古典文字中,为什么汉字能长久?

时间:2023-03-01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    浏览量: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智慧传承的载具,社会进步的基底。汉字作为我们接触最多的文字,诸君可曾仔细端详研究过?从仓颉造字,到柳颜风骨,中华大地千百年的沉淀寓于其中,时至今日仍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汉字何以诞生,何以长期延续发展?在中西文明比较的视角下,其他古典文字如何演化,有何特征?本周五,让我们跟随马晓稳老师的脚步,回溯历史,一窥文字世界的沧海桑田。

教师简介:

马晓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古文字与出土文献,讲授“古文字引论”“战国文字研究”等课程。

讲座信息:

时间:2023年3月3日(星期五)16:00-17:00

地点:公共教学一楼1102

讲座简介:目前人类使用的文字有数千种,汉字有何与众不同之处?为什么说汉字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持续使用的自源古典文字?其他自源古典文字的命运如何?本次课程,旨在引领大家从不同角度思考:面对历史中的种种挑战,为什么“三千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汉字究竟为什么“能”?

预习文献:

黄德宽:《书同文字》

周有光:《字母的故事》

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

周有光:《比较文字学初探》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上一篇:书院·志学季|走进学院第一期——环境学院
下一篇:明德健美操|新学期,新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