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闽北古道,寻千载文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学团赴闽北开展田野考察活动
时间:2024-07-30 来源: 浏览量:
调研背景
浦城、武夷山(崇安)二县,分别设置于唐武德、北宋淳化年间,由宋迄明属建州(建宁府),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此二县位于福建西北部,是历史上移民由江西、浙江入闽的主要通道,也是福建开发较早的区域。特别是在晚唐至北宋前期,浦城县出现了以章氏、黄氏、杨氏、吴氏为代表的士人家族,产生了章得象、杨亿、吴充等仕宦显赫的士大夫群体,科举事业也相当成功;至南宋,闽北更是理学诞生地,朱熹长于崇安,长期活动于闽北,在此地域形成理学家社群,影响及于两浙、江西,最终造成全国影响力;而出身浦城的真德秀,则是理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人物。因此,不论是文化、社会还是政治方面,闽北建州都在宋元历史中都扮演了关键角色。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在南平考察时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2024年6月16日-24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明德书院、中华文明武夷研究院协办了闽北学术考察活动,以期深入研究唐宋以降建州区域社会史,了解当地文化传承与发展情况,进而思考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考察组深入南平田野,力图搜集、整理碑铭、族谱等地方文献,踏查史迹遗存,为梳理唐宋以降闽北社会发展脉络,揭示宋元道学社群与乡里社会的关系,做好资料准备。
本次考察,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中华文明武夷研究院副秘书长张亦冰负责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王子奇,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华文明史武夷研究院驻地研究员汪炜伟、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副教授江晓成协同带队;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梅海林、张雯雯、杜雅雯,本科生尚庭荪、何静怡,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葛楚君参加。
考察组的具体研究目标有二:其一,拟通过石刻、拓片、族谱、方志及其他传世文献,了解浦城县、崇安县宋元时期碑刻资料留存情况,并完成搜集、著录、拍照与录文工作;其二,以地方文献为基础,深化对宋元以降闽北人群流动与区域社会开发进程的理解,思考宋代士人家族兴起、商业手工业繁荣的地域社会背景,以及朱子理学形成、传播的社会文化基础。
调研筹备
在田野调查筹备阶段,师生根据《武夷文籍择录》《福建旧方志综录》《闽中金史志》《福建金石志》,梳理了南平地区宋元方志文献、碑刻著录信息;根据上海图书馆家谱库、犹他家谱库,梳理南平地区族谱典藏情况、年代及主要内容;并根据《中国文物地图集》以及新闻报道,搜集碑刻资料发布信息,在此基础上,依文献性质,分类列表,初步梳理了浦城文物保护与地方文献著录的基本情况。
调研经过
6月16日-18日
考察队伍于16日下午抵达南平后召开组会,说明议题、行程与文献情况。其后,考察队伍前往调研浦城史志办,搜集、拍摄族谱;与浦城县文史专家座谈,与谈人包括余奎元、刘军、陈寅龙、赵真友、徐家强、朱利军。并前往浦城史志办进行调研,搜集拍摄族谱;考察莲塘镇全城章氏宗祠、浦城博物馆、三山会馆。
6月19日
上午,考察浦城至江山闽浙交通线,包括浦城北部交通线及聚落、祠庙,包括仙阳镇(真德秀故居,“衍义亭(睦亭)故址”碑;仙阳镇仙南村萧顗家祠)、忠信镇上同村詹氏宗祠、詹司农(体仁)祠、渔梁驿遗址(仙阳镇渔梁村)、枫岭、梨岭关五显寺(九牧镇高步亭村北侧近山顶垭口处保存残存石砌关隘,梨岭古道、吉祥寺),全程由赵真友老师担任向导。下午,浦城县水北街乡黄碧村大口窑遗址调查,观前村码头(仙霞道与南浦溪水陆联运处)调查,临江镇调查(张氏、范氏家族自江西初迁入聚居地;宋仁风里,镇安桥、安边庙)。
6月20日-22日
考察队伍聚焦武夷山、建阳历史文献及碑刻遗存调查。
考察队伍先后前往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窑址之一——武夷山遇林亭窑址、朱子故乡——五夫镇、约建于五代时期的开善寺及建阳博物馆展开调研,并向武夷学院张品端、陈国代老师请教、与石工吴师傅访谈,了解南平地方文史资料搜集情况。
收获重要碑刻材料并明确重要墓址,包括:兴贤村刘氏家祠、五一村朱子社仓,府前村屏山书院遗址、府前村紫阳书院、朱子故居、连氏、彭氏、王氏、张氏、詹氏家祠及节孝坊,星村、天上宫、武夷山碑林等碑刻材料;刘韐、刘子翚、刘子羽墓,五夫镇田尾村蟹坑等刘氏祖墓。
调研成果其一,通过浦城田野调查,体会历史空间感。通过实地踏查与奥维地图坐标标记,考察组明确了浙闽交界仙霞古道的基本走向与重要关隘空间位置,南浦江重要码头与商业聚落、手工业遗存的空间关系,梳理了乡村聚落与重要宗族的形成过程、地理分布。
其二,与地方文物系统工作者、文史专家建立联系与信任。南平地区碑刻及拓片,多散于民间藏家之手,当地族谱资料亦多未著录,通过地方文史学者,有助于自公藏、私藏两方面获得资料信息,作为进一步搜集、整理文献的基础。
其三,地方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此次调查,共搜集了十余部清代、民国及新修族谱,其中保存了大量宋至清代地方家族、人物以及社会经济史料;搜集未见著录的碑刻十余通,大多是宋明墓碑、墓志,其中建阳博物馆藏北宋墓志三通,在访谈过程中,还了解到北宋末名臣刘韐家族墓曾出土宋钦宗手诏石刻,但下落不明,其内容或可与《刘氏传忠录》所录文字对应;在大口窑等窑址,采集瓷器标本数件,有助于后续考古调查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深化对闽江流域陶瓷生产、流通史的进一步研究。
其四,强化田野教研训练。帮助同学熟悉族谱等地方文献的基本体例,训练其快速检索有效信息的能力;在与地方文史工作者、刻工匠人的访谈中,训练同学提问、辨析口述资料的能力,培养田野调研的基本素养,加深同学们对闽北乡村社会组织、运作机制的理解。
其五,加深与兄弟院校的合作。福建师范大学前辈学者早年曾搜集大量闽北地方文献,并加以编目整理,研究基础优越;武夷学院作为在地高校,具有地缘优势,且拥有颇具规模的朱子学、地方文献研究团队。此次调查与资料搜集,为人大、福师大、武夷学院未来合作研究提供了可能。
深化空间
其一,从议题角度看,对于理学与地域的关系,应重加审视。当地理学主导人物如朱熹、真德秀,并非唐宋重要家族,甚至是外来迁徙家族,而当地乡族地主的地方性理学谱系构建,宗族组织构建,时间往往晚至清代,相比两浙、江西较为滞后。这种局面,究竟如何形成?闽北乡里组织如何影响理学社群的构建,理学的发展与正统化,又对闽北乡里意味着什么?
其二,从资料角度看,浦城作为闽北粮仓及交通孔道,何以碑刻资料甚少?此外,据访谈所知,建阳、建瓯、延平等地,亦曾出土一定数量的碑刻墓志,其原石及拓片又收藏、流散于何处?闽北地区,又是否有类似闽东、闽南地区的民间契约籍帐文书存世?
这些问题,有待田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与深化。在此之前,项目组则应充分、系统整理考察所得文献,完善资料库建设,并围绕文献及田野所得资料,凝练议题,形成个案研究,冀以为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深化提供空间。
文案 | 张亦冰 尚庭荪
排版 | 佧米然·克里木
审校 | 张亦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