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志学季|走进公共管理学院活动回顾
时间:2023-03-20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 浏览量:
为加深同学们对各个学院及专业的了解,给专业选择提供参考,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联合八个相关学院,推出“走进学院”系列活动。
3月15日,“走进学院”系列活动第二期“走进公共管理学院”顺利举办。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严金明教授、副院长秦波教授、党委副书记徐景阳老师、行政管理学系张楠迪扬副教授、土地资源管理系夏方舟副教授、城市管理系王洁晶副教授等出席活动;活动由明德书院副院长刘玮教授主持。
首先,严老师介绍了公管学院的整体情况。他指出公共管理学院“远见、求实、创新、奉献”的核心理念,就公共管理学院“世界一流、中国顶尖”的定位展开解读。
从学科建设来看,人大公管学院有两个“一”:全国第一家、全国第一名。三大专业均为国内同类专业中最早开设的,且均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一直排名第一,在全球排名中稳居前列。学院拥有雄厚师资力量,包括43位教授、33位副教授、15位讲师,以及多位外国兼职教授。教师研究领域广泛,科研创新硕果累累。社会服务方面,学院与政府紧密连接,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学院培养体系完善,秉持五位一体即理论扎实、方法科学、求是为公、本土关怀、国际视野的理念,培养拥有公共之心、公共之识、公共之能的管理人才。
张楠迪扬老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行政管理系的相关情况。就专业实力而言,行政管理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且学院编写了专业的体系化教材,被各大高校管理学系使用;人才培养方面,专业采取“学科基础+历史专题+前沿时务”的递进式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专业素养、人文精神、领导能力和国际视野,以期培养出行政管理、政策法规分析、非营利组织管理等领域的杰出人才;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丰富,成长陪伴路径完善,本科毕业后升学、就业选择多样,充分考虑学生发展问题。
然后,夏方舟老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土地资源管理系相关情况。一,成为什么样的人。从最年轻的省长,到获得吴玉章奖学金的师兄师姐们,土管优秀学子众多,在各行业、领域多有建树;二,怎样培养学生。土管专业定位为“新工科+新文科”,六大弹性研究方向、多样的实践课程、大量的创新创业大赛、双向国际化人才培养塑造专业特色,给予同学更多选择机会;三,提供了怎样的平台。专属奖励与创新创业平台、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平台、国际学生交换平台、实习实践实验平台、参与研究项目平台五大平台建设充分服务同学需求,专属奖学金体系构建进一步助力学子发展。
随后,王洁晶老师结合ChatGPT技术展示了城市管理专业的特点,以及人大城市管理专业的优势:四大理论体系、四类分析方法体系、三步实践教学环节和一个国际交流平台为特色的“4431”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社会发展添加AI和大数据等内容。城市管理专业直面现实问题,强调实践与实习。拥有一系列“人大城乡治理与规划协同创新实践教育基地”,本科即可进入政府部门进行观摩学习;坚持和鼓励国内外融合,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合作开办“城市治理”全英文硕士项目,并获得国家留学基金支持。大量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城市规划与管理实践,拥有大量知名校友。
宣讲最后,徐景阳老师围绕“融”在公管、“学”在公管、“奖”在公管和走出公管四方面介绍学院学生工作情况并对本次活动作出总结。学院积极开展朋辈互助一对一辅导,为新生配置成长导师,引领同学深入领域研究,学生组织结构清晰,众多学工岗位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
推出“悦读·思享”品牌活动,包括“阅见经典文化讲堂和“经典面对面”读书沙龙,推出的“求是杯”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由各高校同学参加,在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名誉,院内亦有远见杯学术作品比赛;学院拥有覆盖率61%的学生奖励体系;学院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率达到百分百。
集中宣讲结束后,部分同学前往公共政策实验室。秦波老师介绍了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和硬件架构,以及利用大数据助力公共研究、服务社会的成果,同学们通过首都社区治理大数据平台、时事探针、税务大脑等科研项目体会到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带来的研究便利;老师还介绍了虚拟仿真沉浸式教学、数据挖掘探索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
参观结束后,学院教师、部分学生代表与书院同学前往求是楼进行交流。师生就学术、课程、就业等话题深入探讨,同学们踊跃提问,老师和师兄师姐们深入浅出地进行回答讲解,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
文案|学发联学术实践中心杨长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