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季|中西文明互鉴(十一)宗教:儒家是不是宗教?

时间:2023-05-17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    浏览量:

儒家学说是不是宗教的问题由来已久。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对宗教的定义。如果认为至上神、祈祷仪式等是宗教定义的必要元素的话,那么儒家学说显然不是标准形态的宗教;但如果把宗教看做以虔敬为基础的规范体系的话,儒家学说则可以说带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儒家很早便放弃了在认识论领域探讨鬼神的努力,而始终将信仰建立在道德教化的基础之上,着眼于人道,通过“仁”促使具有外在强制性的“德”和“礼”内化为人的道德自觉,从而上达天命或天道。

将视角转向当代儒家思想文化革新的现实思考,现代儒教的建立是儒家重新体制化的思考方向之一。但如何从思想上打破反宗教的科学意识形态、反儒学的新文化基调,从政治上抵消人们对政教合一的顾虑,种种压力都为儒教的体制化增加着变数。本周五,让我们循着魏德东老师的思考,从涂尔干的宗教定义出发,探究儒家文化宗教性的存在问题,畅想儒教发展的未来可能。

       教师简介:

魏德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学术方向为宗教社会学、佛教学。

讲座信息:

时间:20203年5月19日(星期五)16:00-17:30

地点:公共教学一楼1102

讲座简介:

本讲从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宗教定义出发,认为传统儒家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挥国教的功能,但自身并不具有完整的宗教形态:一是儒家终极关怀的神圣性不足,二是儒家制度的独立性不足。然而,这并不妨碍在现代政教分离的原则下创建一个现代儒教。在全球范围内,儒家(教)文化的传统血缘基础日益弱化,却也正在创造多样性的未来。

预习文献:

杜维明《儒教》


上一篇:志学季·明德视界|“北大红楼”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参观活动回顾
下一篇:理论学习|明德书院、明理书院联合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二期读书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