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人文导学(四)比较文学:作为跨文化议题的“吉尔伽美什”

时间:2023-10-25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    浏览量:

人们常说:“历史从苏美尔开始。”公元前四千年前,在两河流域成长起来的苏美尔人民用泥板与木条以楔形文字的形式记录下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在神的操纵下吉尔伽美什和恩齐都从不共戴天到生死莫逆,从亲密相随到生死相隔,即使是强悍如吉尔伽美什一般的英雄,也无力对抗命运和生死。如此宏大的一部史诗也在其他文明中留下了痕迹,譬如史诗中水神要召唤洪水毁灭乌鲁克王国的情节就与后世圣经中洪水灭世的描述有着微妙的联系。而在本期人文导学中,主讲人赵倞老师将用比较文学的视角带领我们跨越文化的界线,探寻在各个文明中出没的“吉尔伽美什”。

教师简介

赵倞,中国人民大学及意大利罗马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曾任芝加哥大学博士后研究学者,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出版中英文专著三部,在重要刊物发表中英文研究论文多篇;研究领域为:比较诗学、西方文学理论、古典学及语文学。

课程信息

时间:

10月27日(星期五)

14:00-15:30

地点:

教一1042

课程简介

比较文学是什么?比较文学学者常常被问,“你比较什么”?作为一门具有跨学科、跨文化、跨时空性质的年轻学科,比较文学也经常性地处于危机之中,难以定义。本次讲座将围绕“吉尔伽美什”这一文学人物,进行一次“比较文学”的阅读尝试,并借助案例,探索学科的性格与特色。《吉尔伽美什史诗》被誉为世界最古老的史诗,却是晚至19世纪末才被发现;主人公吉尔伽美什王,作为最初的英雄,在作品中却因其对死生奥秘的探索,宛然是历史“最后一人”。史诗出土后,翻看文籍,竟又发现“吉尔伽美什”(及其相关人物)早已以跨文化的变体形式出现在各民族的记忆之中。阅读最终会回到“文学性”,直面文本,回到蕴含了种种比较的“不比较”之中。

期待大家的到来!



文案 | 学发联学术实践中心 王奕然

美工 | 学发联媒体工作室 金笑寒

编辑 | 学发联媒体工作室


上一篇:篮球联赛 | 突破自我,再接再厉
下一篇:新生运动会纪实丨青春洋溢,活力迸发